要是真赶上打仗,你手里的存款、房产可能说不值钱就不值钱了。但有些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那会儿能帮你活命,甚至比黄金还顶用。这可不是瞎说,看看过去的例子就知道了。
一、救命三件套:水、吃的、药
先说水。
1948 年长春围城的时候,城里的井水都快喝干了,有人拿一块银元换一杯过滤过的雨水,还得抢着换。现在城市供水全靠管道,一旦管道被炸坏,干净水比汽油还难弄。家里备几个大水桶,平时存点水,真到那会儿能多撑好几天。
再说说吃的。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揣在怀里的压缩饼干,冻成硬块也得啃,因为一块能顶大半天饿。现在超市里的罐头、米面、盐,保质期长,还顶饿。
最关键的是药。上世纪七十年代,边境冲突时,前线的士兵把消炎药当宝贝,一片青霉素能换老乡带路。
平时家里备的感冒药、止血贴、碘伏,这会儿都是硬通货。
二、能源和工具
打仗最容易断电,这时候能发光、能发电的东西就金贵了。
抗战时期,敌后武工队的手电筒都是稀罕物,一节电池能换俩鸡蛋。
工具也不能少。一把工兵铲,能挖个坑躲炮弹,能劈柴生火,还能撬开变形的门窗。我爷爷当年在兵工厂,说厂里最宝贝的就是锉刀和扳手,机器坏了全靠它们修,那会儿一把好扳手能换三斤小米。家里备把多功能刀、几捆结实的绳子,真到需要搭个临时棚子、修个东西的时候,比啥都实用。
三、手艺和消息
有门手艺,到啥时候都饿不着。
解放战争时期,村里的老木匠会修枪,游击队天天护着他,顿顿有白面吃。现在要是你会看病、会修车、甚至会种地,都是香饽饽。
消息灵通也能救命。打仗时,一台能收到广播的收音机,一个从外面跑回来的人带的消息,可能就能让你避开一场灾祸。
四、信得过的人和规矩
我太爷爷说过,当年他们村躲鬼子,三十多户人凑在一起,年轻的放哨,妇女做饭,老人看孩子,谁家有多余的东西都拿出来分,硬是在山里撑了两个月。要是各顾各,早就散了。
说到底,这些东西再金贵,也不如和平值钱。平时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超市里啥吃的都有,生病能去医院,这日子多踏实。真要是到了靠这些东西活命的时候,那遭的罪可就大了。
所以啊,珍惜现在的安稳日子,比啥都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三只熊刀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