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2 04:34 点击次数:144

关于中国最不愿见俄乌停战的言论,过多表达会成为把柄

俄乌那场战火打了三年多,有时候听到有人说:“俄罗斯帮咱们挡了子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赢得爽歪歪”,“中国最不愿意看到俄乌停火”……这些话,说得多了,也得小心别被敌对势力拿去攻击咱们。

8月15日,美俄阿拉斯加峰会没谈成,俄乌这场战事还得继续打下去。

这段时间,在国内的网络平台上或者街头巷尾,大家时常会听到一些类似的说法:“俄乌这场打下去,对我们挺有利的。”有人说,俄乌冲突会让美国陷入东欧战场,自己也没精力再管咱们。也有人提到,俄罗斯遭受了西方顶格制裁,干脆掉头向东,我们可以趁机进去占点俄罗斯市场,“闷声大发财”。还有的觉得,我们应该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俄罗斯不能倒,下去了对我们也不好。

这些言论听着挺巧妙,实际上却误导国家和百姓,更加背离咱们一贯坚持的“劝和促谈”的立场。“劝和”嘛,就是强调维护和平,推动和解,倡导停火,不打仗。

有人说“中国希望俄乌继续打下去”的话站不太住脚啦,其实主要有几方面的理由:一是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提倡各方冷静下来,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办法,避免事态激化;二是中国并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彻底激化冲突,更没有鼓励战争升温,而是希望局势能够降温,回到谈判轨道上;三是中国的立场一向是促进地区稳定,反对战争扩散,这点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四是逼真点说,任何国家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周边出现战争,谁都不想自己的利益被严重冲击,所以这个“推动战争”的说法,根本说不通。

我得说,俄乌冲突会牵制美国应对中国,这完全是空想啦。

美国早就把中国放在“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的位置,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了,早在俄乌冲突之前就已经定好了,根本不会因为俄乌的事儿而调整。也就是说,不管俄乌冲突有没有发生,美国都准备继续对中国采取行动。

拜登政府一方面不断向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在印太地区拼凑起个“遏华的小圈子”,在台湾问题上接连制造麻烦,他的“两线作战”野心就摆在那儿,毫不掩饰。

特朗普政府对我实施的科技封锁、关税打压、军事围堵、周边搅局以及舆论抹黑的那些事,难道还少吗?因为俄乌冲突,他们就会暂停对我动手吗?

没有!

其实,俄乌冲突没怎么耗掉华盛顿多少战斗力,反倒是美国在这事儿上赚了个盆满钵满。美国的军火商不仅在乌克兰混得不错,还在欧洲国家赚了不少大钱。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渐渐演变成乌克兰矿产开发的合作协议。北溪管道遭到破坏,欧洲能源短缺,只能高价向美国买能源。东欧的战火让欧洲的企业和国际投资纷纷转向美国,趁机踩一脚。

所以说,俄乌冲突把美国的注意力给拉走了,让他们没办法专心对付东大,这种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

要说“俄罗斯帮中国挡子弹”,那纯粹就是扯淡。

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矛盾早就扎根于地缘政治里,根本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过去,华约和北约那是真正的对抗。华约解散后,俄罗斯倒是想加入北约,但人家婉拒了。如今北约打算第6次东扩,把炮火搬到乌克兰,还打算把武器架到圣彼得堡门口,这让俄罗斯感觉压力山大,结果就爆发了俄乌冲突。

所以,俄乌这场冲突的根源其实是俄罗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而战斗,并不是为了替中国挡子弹。

那些“挡子弹”或者“俄罗斯不能倒”的说法,其实是俄罗斯用来向中国索要军援和支持的借口。咱们千万别跟着他们随意乱吵,要是承认了这点,就会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真是得不偿失呀。

第三,俄乌冲突让中国“闷声发大财”,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空话。

俄罗斯和乌克兰一闹起来,美国和西方就对俄罗斯撒下了上万项制裁,很多公司和项目都纷纷退出了俄罗斯市场。趁这个空子,中国也插了一脚,把市场给填补上了,这事儿是真的。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2022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是1900亿美元,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升到了2448亿美元,差不多涨了1.3倍。

另外,由于北溪管道遭炸,原本以化工、石油、汽车等高能耗产业为主的项目纷纷转移,导致美国和中国成了主要的接收地。就拿德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来说,也去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电费实惠,和俄乌冲突关系不大。

第四,俄乌冲突把“俄罗斯彻底倒向东方”这话说得挺满的。

俄乌冲突让俄罗斯看清了美西方的真面目,压力之下,俄罗斯彻底不再幻想美西方了。

为了推动经济成长,确保生存,俄罗斯不得不“转向东方”,采取了一些重大行动。像是开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市场,以及加快对中国的输油输气管道项目。

不过,俄对华的警惕心气一直都没消失。比如,天然气管道偏偏绕开蒙古;中欧班列无端被查扣;中国重卡在俄突然被禁售;对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军售也不断进行——这些都不是“全面倒向东方”的温暖春意,而是一种戒备之心冰冷刺骨的表现。

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曾提到过,中俄关系并非盟友,也不是朋友,两国只不过是碰巧走到一起的同行者罢了。

中国一贯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绝对不是“盼着打仗搞乱”,也不是“拱火添油”。

如果有人在民间调侃说“盼俄乌打下去”,那还可以理解,不过如果有人把这种话当成官方立场来解读,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不仅是在给西方抹黑中国,提供“讲故事”的材料,还可能损害咱们的道义形象,甚至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让中国变成国际社会看来不负责任的“潜在获益者”。这会极大地限制咱们的外交空间,最终还可能威胁到咱们的安全环境。

俄乌战火燃烧的不仅仅是局势,更是让人类共同的幸福遭受伤害。咱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立场很明确,一直在推动“劝和促谈”。那些趁乱捞好处、喧嚣不休的短视之言,只会让咱们的道义方向变得模糊,还会阻碍和平的脚步。

这句话不能随便讲,说多了就容易被抓住把柄。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