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回流”美国大戏:成本狂飙、库克“耍滑”,中美科技要“掰”?
一、苹果“重返美国”:投资大戏开场,特朗普库克齐吆喝
嘿,您瞧好了!8月6号那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苹果公司CEO库克那可是搞了个大动作,一起宣布“苹果公司要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啦,总投资直接飙到6000亿美元”!这钱往哪儿砸呢?就是要在美国重建那个传说中的“果链”,最终目标是在美国本土造iPhone。
其实啊,今年2月的时候,苹果就放出风声,说未来四年要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要新建服务器制造工厂啥的。这会儿又追加1000亿美元,打算建iPhone的玻璃盖板厂、组装工厂这些业务。特朗普那兴奋劲儿,就跟自己中了大奖似的,扯着嗓子喊:“苹果要重返美国啦,他们要回家咯!”
为啥苹果突然这么积极地往美国砸钱呢?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说白了,就是政治压力在背后使劲儿推。8月6号特朗普还宣布,要对所有进口芯片征收100%的关税,那些没迁回美国生产的iPhone等产品,得征收25%以上的关税,要是中国产的iPhone,关税直接飙到54%!这关税一涨,苹果公司可就惨咯。按照现有的产业链和制造情况,光2025年3季度,成本就得增加11亿美元,一年下来,成本得增加60亿到100亿美元,这谁扛得住啊!要是把产业链迁回美国本土,就能躲开这些成本,这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计划的一部分。
二、“美版iPhone”成本大揭秘:组装费贵到离谱,市场前景堪忧
咱再来瞅瞅这“美版iPhone”到底有多贵。苹果公司的数据显示,一台售价1199美元的256GB iPhone16 Pro Max,物料费是540美元,占45%;组装费120美元,占10%;物流费72美元,占6%;剩下的468美元,占39%,这可是苹果公司的毛利呢。
可要是把组装放在美国,那成本可就“蹭蹭”往上涨了。组装费直接飙到1200美元,是中国、印度组装的10倍左右。为啥呢?美国工人时薪高达32美元,是中国的6倍,而且业务生疏、效率低下、良品率还低。美国本土的零部件就占15%,大部分零部件都得进口,关税一增加,物料费也跟着涨,一下子涨到750美元,涨了39%。还有物流成本,美国是中国的2倍,达到了150美元。
这么一算,苹果公司要是还想保持39%的毛利率,那零售价得高达3440美元,是亚洲版的2.8倍。这价格,谁买得起啊?市场在哪呢?这不是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吗?
三、库克“鸡贼”操作:两边讨好,股价却狂飙
不过,苹果CEO库克那可是供应链管理大师,鬼点子多着呢。他嘴上说:“虽然好多iPhone零部件要在美国生产,但iPhone的完整组装还是得在海外进行。”您瞧瞧,这多“鸡贼”啊!
一方面,他配合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计划,这样就能拿到免税的权利和部分补贴;另一方面,把iPhone组装业务继续放在中国、东南亚,能节省1000多美元的成本。这么一算,苹果非但不会提高成本,还可能从中捞点好处。这消息一传出来,苹果公司股价连续3天大涨,市值一下子增加了2万多亿元,投资者都用真金白银给库克点赞呢。
库克心里估计打着小算盘,想着把一些边角料迁回美国本土,慢慢拖着特朗普,等他下台了,新总统上任,政策说不定就变了。可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精明着呢,很快就能看出库克的“拖字诀”,到时候苹果公司可就面临更大的压力了,搞不好库克都得下台。就像8月7号,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直接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辞职。陈立武可是被视为“英特尔复兴”的希望,能力强着呢,可就因为他削减公司成本高昂的晶圆代工部门,放缓在俄亥俄州的芯片工厂建设,惹得特朗普不爽了。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还说,英特尔得负责任地管理美国纳税人的资金,遵守安全法规,陈立武的关系让人怀疑英特尔能不能履行义务。这下好了,特朗普直接让陈立武辞职,一点余地都不留。英特尔本来陷入持续亏损,缩减开支、减少投资的做法也没错,可就是违背了美国政府“制造业回流”的初衷。回过头来看库克,要是执行不到位,或者一直拖着,那他可就危险了,说不定真会成为下一个陈立武。
四、中美科技脱钩:大势所趋,各方都得找新出路
不管是民主党的拜登,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都在干一件事,就是打压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接下来不管谁当总统,哪个党派掌权,这事儿还得继续。这科技领域的脱钩啊,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那些依赖海外半导体设备的晶圆厂,使用进口EDA工具的芯片设计企业,还有靠“果链”活着的手机零部件厂商,都得提前做好转型的准备。得转向自主研发,打造国产品牌,进入国产供应链。咱们消费者也得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接受、体会、拥抱中国品牌。这科技大战啊,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方都在较劲,就看谁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闯出一片新天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