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6 11:50 点击次数:156

加拿大突然松手:关税大撤军背后,藏着他怎样的如意算盘

当地时间周五下午,渥太华发布了一份让资本市场瞬间哑声的声明——加拿大将在9月1日前取消全部涵盖在《加美墨协定》框架内的报复性关税。消息一出,多伦多交易所的钢铁、汽车板块先跌后拉,华尔街的期货终端也快速刷新风险溢价,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疑问:加拿大为何选择在此刻“收刀入鞘”?

一、表面是“撤税”,里子却是“调位” 按总理卡尼的说法,此举是为了“匹配”美国当前的关税豁免清单。看似对等,实则是一场主动求变的战术后撤——加拿大仍保留对钢铝等关键品类25%的反制税率,把谈判筹码紧紧攥在手里,同时拿出大部分常规工业品作“投名状”,换取白宫坐回谈判桌的耐心。

二、钢铝与汽车:加拿大的“护城河” 美国对钢铝依旧征收高达50%的关税,加拿大却只回敬25%。数字差距的背后,是产业纵深的不对称:美国的钢铝进口依赖度远低于加拿大的出口依赖度。倘若层层加码,两败俱伤的概率更高,加拿大干脆以退为进,保留核心税率,守住安大略钢带与魁北克铝谷的基本盘。

汽车同理。底特律三巨头的北迁产线与温莎零部件走廊环环相扣,任何一次关税加码都可能把北美供应链撕开缺口。卡尼政府这次让汽车品类仍在征税名单,以“部分悬而未决”的姿态逼迫华盛顿在后续规则原产地认定上给出让步。

三、85%免税的数字,是“缓冲垫”还是“温水”? 卡尼在记者会上抛出一串耀眼数据——美加贸易中,85%商品依旧保持零关税。“比世界其他国家享受的条件都好。”这句话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剂麻醉。关税数字之外,碳边境调节税、补贴法案、产业政策这些“隐形防火墙”正在快速堆高。若只盯着税率红线,忽视绿色壁垒和补贴博弈,加拿大出口商或许会在未来几年里遭遇“看不见的门槛”。

四、“特朗普式口头支票”能兑付吗? 当天发布会上,有记者追问卡尼:是否已拿到特朗普的保证?他答:“是的。”然而,熟悉白宫节奏的人都知道,只要写在推特上的文字都可能被下一条推文推翻。加拿大得以退为进换取谈判窗口,但窗口开的多大,开多久,取决于美国国内大选周期、产业游说力度,甚至取决于下一个凌晨的总统心情。

五、北美供应链的“重新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随即放话“早就应该这样”。看似姿态友好,却暗合了一个更宏大的剧本——在全球供应链地缘化的背景下,美国急需一个“友岸生产”和“近岸制造”的稳固卫星。加拿大若能在减免关税后抢先布局关键矿产、氢能、电动车电池材料,在北美新版产业版图中依旧握有话语权;若只是单纯“交保护费”,则可能在下一轮核心科技与绿色投资竞赛中沦为配角。

六、留给各方的思考 关税不是终点,它更像一张用来下注的筹码。加拿大此番“大撤军”究竟是战略示弱,还是进取布局?一旦谈判桌重摆,钢铝与汽车保卫战会出现怎样的翻篇剧情?谁能在这场退进之间捕捉到真正的机会,也许很快就见分晓。对于这样的博弈逻辑,你的判断站在哪一边?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