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12 14:28 点击次数:100

1959年,陈赓被彭德怀安排退居二线,他质问周总理:我才五十多岁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作为一位开国大将,陈赓58岁便匆匆离去,他在战场上敢拼敢杀,建学校时亲力亲为,连生死关头都在为国家写报,可为何这样一位猛将,会被强令“休息”呢?他当时找周总理质问的结果又如何呢?

或许从陈赓之前的经历,就知道他为何会如此不服输,少年时的陈赓,可不是省油的灯,家里给他安排了包办婚姻,他瞅着不对,愣是跑了,直奔湘军去了。那时候的年轻人,能有这股子劲,不容易。

后来进了军队,他那不服输的性子更显,打仗时被子弹打中脚,别人早趴下了,他倒好,拔出弹头接着冲,这股狠劲,谁见了不佩服?而且蒋介石当年挺看重他,让他守指挥部,后来部队溃败,蒋介石都慌了,是陈赓背着他在枪林弹雨里跑出来的。

换做别人,早躲远远的了,他偏不,就有这担当,后来建国后让他建哈军工,那活儿难啊,十万平米的楼,还要顶尖老师,一年就得见效,他没说啥,从选地方到给老师安排家属,样样亲力亲为。

为了批个教授宿舍的单子,他能追着周总理到卫生间,一般人哪敢?可他为了学校,啥都豁得出去,这股子执拗,真是刻在骨子里,不过哈军工刚办起来时,学生底子薄,有的连卷子都交白的,换作别的校长,可能愁坏了,陈赓不,他有招。

他用激将法,几句话就把学生的火气挑起来了,你想啊,年轻人谁受得了激?个个憋着劲学,后来都成了拔尖的,就说谭国玉,刚来啥都不懂,最后愣是考了满分。

后来学校缺弹道学专家,他听说沈毅是个人才,可这人犯了大错,判了死刑,一般人想都不敢想,陈赓偏要试试,他找了这个又找那个,最后连毛主席、周总理都惊动了,好不容易把沈毅弄来了,还亲自给人松了手铐,这份胆魄,不是谁都有。

不过沈毅也没辜负他,在学校翻译了好多外文资料,教出了不少好学生,后来因为表现好,还被特赦了,这事儿搁现在看,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就是这样一心为国的人,身体却渐渐扛不住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陈赓的身子骨,早就被折腾得够呛,三十年代做特情工作那会儿,被国民党抓了去,电刑那东西多狠,心脏受了重伤,这病根儿就跟着他一辈子,当时1957年第一次心梗,算是从鬼门关抢回条命。

到1959年又来一次,这次动静太大,毛主席都知道了,直接说了话,最多只能干以前三分之一的活儿,这哪是让他干活,明摆着是逼着他歇着,可他哪是能闲得住的人?

先去找彭德怀,都是老熟人,话能说得活络些,没成想彭德怀脸一板,说啥也不让他再沾工作的边,还命令他退居二线,在这儿碰了钉子,他又盘算着找周总理,见了周总理,他就念叨,说自己才五十多,正是能干事的时候。

总理好声好气劝他,说把身子养好了才能干更多事,但是他没辙,只能回去“休养”,可心里那股子想干事的劲儿压根没歇,后来1961年听说中央要将军们写战斗经验,他没收到文件,自己打听着了就动笔写。

写到后半夜,心脏疼得满头大汗也不肯停,最后就这么走了,才58岁啊,太可惜了,可是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陈赓走之前,把一辈子攒的两万多块钱全交了党费。

那时候的钱多值钱啊,这可是他一分一分攒下来的,这份心,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不过或许是受到了感染,他妻子傅涯,之后没再嫁人,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她还记着陈赓前妻王根英烈士的妈,每个月都寄生活费,一直到老人不在了,这份情义,真难得。

孩子们也没给老爷子丢人,四个儿女全都当了兵,长子陈知非虽说没穿军装,在长春一汽、航天部也成了高级工程师,干得挺出色,老二陈知建进了哈军工,后来成了重庆警备区副司令。

而且女儿陈知进在解放军总医院,还有陈知庶、陈知涯也都是部队里的骨干,都是少将军衔,个个在岗位上实打实干活,没一点虚的,就连孙辈陈怀辰也穿上了军装,在总参谋部,是中校军衔。

可以说这一家子,真是把“为国效力”这四个字刻到了骨子里,他们从不显摆啥,就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如今回头看陈赓这一辈子,就没服过软,少年时逃婚从军,建哈军工时拼命干,为了人才敢冒险,病着还在写报告,始终在为国家燃尽自己。

虽然58岁走得太早,可他的精神藏在哈军工的根基里,在家人的传承中,更在大家的记忆里。这样的人,永远值得咱们记在心里。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