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将军在党内以幽默著称,他时常以风趣的话语调节气氛,即便是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也难免被他打趣一番,就连以严厉著称的彭德怀亦如此。1955年,陈赓随同彭德怀前往广东视察部队,偶然遇到了张万年。在得知张万年名字的那刻,陈赓忍不住笑着说:“张万年,这名字真有野心!”张万年对此的反应颇为有趣,而陈赓为何这样调侃他,还得从那段历史说起。
那一年,朝鲜战场的硝烟刚刚散去,彭德怀等人肩负新使命,作为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联合陈赓、黄克诚一同组成全国视察小组。鉴于边防安全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大家决定将考察的首站定在沿海要地广东。
消息传抵广东时,驻守当地的第41军迅速得知彭老总一行将前来检查。41军军长王东保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头不免紧张。作为一位参加过解放海南岛战役、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老革命,他对彭德怀的严厉与果断早有耳闻。虽然先前未曾近距离接触彭德怀,但从同僚的描述中,他已感受到彭老总带来的压力。
迎检在即,为求稳妥,王东保请来了善于言辞、军事素养出众的参谋张万年协同接待。相比军长的谨慎,时任参谋的张万年在部队部署、规划等领域更具专业优势,有他在场,可以应对彭老总的各项专业提问。
事实证明王东保的决定极其明智。视察当天,彭德怀抵达41军指挥部后,果然提出了许多军事方案方面的疑问。对此,张万年应答自如,条理分明,让王东保感到十分欣慰。彭德怀频频点头,对他的表现表示认可。陈赓在一旁也留意到这位年轻参谋,于是询问其姓名。
“张万年。”张万年的回答让陈赓会心一笑,进一步追问名字的具体写法。当得知确是“万年”之时,陈赓打趣道:“叫张万年,这是想活一万年吧,果然有志气!”这个调侃让在场众人都忍俊不禁,严肃的彭德怀也跟着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而张万年则坦然一笑应对。
在得知张万年年纪轻轻便已担任团级参谋,且已经有十年的革命经历后,彭德怀与陈赓都对他的潜力颇为赞赏。彭德怀拍了拍张万年的肩膀,鼓励他努力奋斗,说未来属于这些年轻人。陈赓则着重叮嘱张万年珍惜如今学习的机会,多读书,不负国家的发展大势。
陈赓将军投身革命事业时,张万年还未出生。张万年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那个时期,党组织遭遇巨大冲击,国民党的打压造成了无数牺牲。待他成长起来时,日本侵华的阴影又笼罩在中华大地上,国家动荡不安。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万年逐渐坚定了报国之念。
16岁那年,张万年瞒着家人与伙伴一道投身八路军,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他母亲得知后,只在部队吃了一顿饭便支持儿子的选择。凭借在队伍中的突出表现,次年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抗战结束后,中国并未迎来彻底的和平。毛主席深知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大批部队被派往东北,年轻的张万年正是在此期间参与了解放战争。
作为排长,他在战场上表现突出。尤其在塔山阻击战期间,张万年肩负着保障通讯线路畅通的重任。电话线多次被炮火炸断,他始终冒着枪林弹雨反复修复线路。六昼夜的战斗,严格保障了部队的通讯需求,这成为了他军旅生涯的重要亮点。
回顾个人成长历程,张万年视陈赓为自己人生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三年后,上级破格批准张万年前往南京军事学院深造,这一决定便缘起于陈赓的推荐。虽然张万年原本并未达标,但因陈赓坚持,他得以进入军校学习三年,弥补了早年求学的遗憾。学成归来后,他被任命为41军376团副团长,继续在被誉为“英雄团”的单位任职。
仕途顺利的张万年始终没有忘记这位栽培过他的陈赓将军。遗憾的是,等到他想正式表达感激之情时,陈赓已经去世,这也成为了他心中的一大憾事。晚年回顾往昔,他多次表达过对陈赓的感念。正如他所言,若非陈赓首长的赏识,自己很难有后来的成就。
经过军事院校的学习和战场的磨练,张万年迎来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他率部参战,亲临一线侦查地形、带队冲锋,尽显将才本色。因表现卓越,八十年代初他被任命为43军军长。这一路走来,获得过彭德怀、陈赓、邓小平等多位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贡献和能力有目共睹。1993年,张万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新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杰出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