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能搭档二十年的组合,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朱时茂和陈佩斯这对活宝,愣是把"塑料兄弟情"演成了"不锈钢友情"。
台上一个像冰一个像火,台下却完全反着来。 朱时茂那张严肃脸背后,是个闲不住的"老顽童"。
短视频、高尔夫、篮球玩得飞起,最近还迷上了直播带货。 陈佩斯台上活蹦乱跳,台下却是个"宅男",除了琢磨剧本就是研究表演,连朱时茂送的高尔夫球杆都在仓库吃灰十几年。
记得有年冬天,两人为《王爷和邮差》的本子发愁。 朱时茂拉着陈佩斯去雪地里打高尔夫,白茫茫的雪地上就他俩"嘎吱嘎吱"地走。
陈佩斯一边捡球一边想剧本,突然就来了灵感。 这画面,像极了现在年轻人说的"摸鱼式工作法"。
最绝的是那次救人。 演出路上看见车祸伤者,陈佩斯二话不说就停车救人。
等把人送医院再赶场演出,愣是一分钟没耽误。 这种临危不乱的本事,现在某些遇到事就"装死"的流量小生真该学学。
《主角与配角》的创作过程更绝。 东北零下二十度,两人挤在招待所里改剧本。
陈佩斯早睡早起,朱时茂熬夜写本子。 你改完我接着改,硬是把一个段子磨成了经典。
现在的编剧们动不动就喊"创作瓶颈",看看老一辈这劲头,脸不红吗? 性格差异这么大还能合作几十年,秘诀是什么?一个爱干净一个邋遢,一个话痨一个闷葫芦,就连作息都是昼夜颠倒。 但就是这样的"水火不容",愣是擦出了最耀眼的火花。
现在的娱乐圈,今天组CP明天就拆伙,动不动就"塑料姐妹情",看得人直呼"真下头"。 陈佩斯说过:"从来不会想起,永远不会忘记。
"这话放在现在简直是一股清流。 看看某些明星,上个综艺就称兄道弟,下个节目就形同陌路。
真正的友谊,从来不需要天天晒合照证明。 一个像火锅翻滚,一个像文火慢炖。
两种截然不同的活法,却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现在的年轻人总在焦虑"同龄人压力",其实人生哪有标准答案?陈佩斯专注舞台三十年,朱时茂跨界玩得风生水起,不都挺好?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最近某对明星CP又闹分手了。
要我说啊,与其天天炒作"神仙友情",不如学学这对老搭档。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
但你看现在娱乐圈,还有几个能经得起三十年考验的组合? 最后留个问题: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搭档?他们的故事,说不定比娱乐圈的"塑料情"精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