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1 22:45 点击次数:112

拆除俄朝铁桥更关键,开放海参崴不够,直通日本海出海口

记得去年在珲春口岸排队过关时,前面开卡车的老张摇下车窗跟我唠嗑:“瞅见没?老毛子把海参崴给咱用了!”他弹了弹烟灰,眯眼望着铁丝网那头,“可你说,咱家门口的日本海,啥时候能直接开船过去?”这话像根刺,扎在每个东北司机的心里。

家门口的“外国港”

海参崴这地方,老辈人总爱念叨。我爷爷在世时常说,早年间跑船的都管那儿叫“崴子”,冬天封港前总要去卸最后一船大豆。如今地图上标着“符拉迪沃斯托着”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串绕口的俄文名翻译过来竟带着”统治东方“的意味。站在珲春防川的观景台朝东望,望远镜里能瞧见那片依山而建的港口,起重机像钢铁森林似的杵在海湾里。金角湾那地形真是老天赏饭吃,三面环山挡着风浪,水深得能停航母。可六十多公里外的这片海,咱们的货轮得先办”出国手续“才能停靠。

图们江的叹息

小时候听语文老师讲”望洋兴叹“,直到看见防川的土字碑才懂其中酸楚。眼前十几米宽的江面,对岸朝鲜的岗哨清晰可见。江水往东淌个十来公里就进了日本海,可咱们的船偏偏卡在最后一步。有老渔民跟我比划过,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爷爷还驾着木船顺流而下,在出海口撒网能捞到半人高的鳕鱼。后来江上架起那座铁桥,故事就断了篇。

那座530米长的俄朝铁路桥,我在资料片里见过全景。桥墩子矮得憋屈,水面到桥底就三层楼高。听跑边境物流的老赵吐槽过:”别说货轮了,去年有艘科考船想通过,拆了雷达桅杆才勉强钻过去。“他伸出三根手指:”总共就三个桥洞能走船,跟钻狗洞似的!“江对岸的罗津港倒是能租用,可终究是别人家的地盘,卸货时连叉车都得多交三成”过路费“。

算盘珠子里的出海口

老张在海关仓库跟我算过笔账:从长春运集装箱到海参崴,陆路跑八百多公里,装卸费加关税,折合每箱多掏两千块。要是图们江能直航呢?”从珲春到入海口就十五公里!“他激动得直拍大腿,”船刚启航就靠岸,运费够买两条烟!“更别说江边那些废弃的码头遗址,当年珲春可是能跟大连叫板的商埠。现在路过那些长满荒草的仓库,还能看见褪色的”进出口监管区“标牌。

最近网上有人议论,说不如拆了那座碍事的铁路桥。这话听着解气,可细琢磨全是难题。那桥连着俄朝铁路大动脉,北边运石油,南边送煤炭,动块钢板都得惊动三国外交部。去年在延边参加经贸论坛,听学者在茶歇时嘀咕:”就算真能拆,江口淤积的泥沙都够清淤船忙活三年。“更别说国际河流的通行权像团乱麻,当年为个渔船通行证都能谈上十几年。

潮水终会改道?

现在海参崴的码头确实热闹起来了。上个月去考察,看见绥芬河来的冷链车直接开进港区,大连港的经理们举着手机拍传送带,表情复杂得像丢了生意。港务局的俄国胖子端着咖啡跟我说:”自由经济区批了,以后中国货免堆存费!“可回程路上,卡车在泥泞的边境公路颠簸,窗外掠过的”借港出海“标语牌都褪了色。同车的吉林商人突然冒出一句:”啥时候咱家后院的海,能自己开大门?“

防川村的民宿老板老金有句话实在:”海参崴是别人借的伞,图们江才是自家的门。“他院里总摆着艘旧船模,说是太爷爷闯日本海时用的。黄昏时常见他蹲在江堤上发呆,潮水声隐隐从东方传来。或许真像那位匿名网友在贴吧写的:”当东北的货轮自由出入日本海那天,船头掀起的浪花里,能看见一百五十年的等待。“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