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9-01 12:08 点击次数:161

惊!中国停购美豆8个月,特朗普急呼无效,巴西成新金主,人民币结算动摇美元霸权?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船大豆竟然能牵动全球格局? 2025年8月,中国已经连续八个月没有购买任何美国大豆,这笔每年超过百亿美元的交易突然归零。

但中方选择了沉默回应。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随之剧烈波动。价格先是一路暴涨然后又迅速跳水。整整十一天时间,特朗普没有再公开提及大豆话题。华尔街分析师们猜测这可能是白宫的谈判策略。也有人认为美国政府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第八天时中国与巴西签署了新的大豆供应协议。九月份的订单全部交给了巴西供应商。这个决定让美国豆农陷入焦虑。第十二天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对两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理由是所谓“协助伊朗石油运输”。这个理由在国际社会看来显得十分牵强。

从数据来看巴西大豆的价格确实更具竞争力。每吨420美元的报价低于美国的451美元。加上关税和运费后差价更是达到47美元。中国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南美供应链。投入200多亿美元建设巴西的铁路和港口设施。

将运输周期从45天缩短到33天。物流成本因此下降了15%。现在从巴西运大豆到中国比从美国墨西哥湾出发更便宜。运输效率也显著提高。更值得关注的是结算方式的变化。中巴大豆交易中有60%以上使用人民币结算。这种安排有效降低了汇率风险。

阿根廷很快跟进这种贸易模式。就连沙特在石油交易中也开始提及人民币结算。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美元全球储备占比已跌破58%。这个数字创下三十年新低。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正在加速。

美国大豆库存目前达到2200万吨。爱荷华州的粮仓容量只剩下12%。仓储费用持续飙升导致现金流紧张。豆农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大。美国大豆协会公开致信特朗普政府。警告可能永久失去中国市场。信中提到“没有哪个国家的市场能与中国相比”。

预计损失将超过百亿美元。这是行业面临的残酷现实。中国不仅拓展了巴西和阿根廷的供应渠道。还与俄罗斯签订了大豆进口协议。甚至蒙古也开始进入中国的粮食供应链。

这些国家都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并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供应链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特朗普的制裁措施引发了中国的反制。七月中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两家欧洲投行采取行动。禁止其在华开展任何金融业务。

这不是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过程。大豆作为基础商品揭示了深层变化。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受到挑战。新兴市场国家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难以预测的贸易关系。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大豆是否还是不可替代的?市场给出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