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29 20:35 点击次数:165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恭喜日本用5500亿美元买到了15%的关税

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算过,什么样的“买卖”能让一个国家背上整整90年的账单,还得笑着签字?

5500亿美元,不是捐款,不是援助,是日本在一纸贸易协议中“自愿”投给美国的资金。换来什么?一个从25%“降”到15%的关税标签。乍一听像是美国让了点利,实际上是“九十年期”的收益锁定,外加一堆“附带条件”。最神奇的是,这笔账,美国商务部长都替你算好了,特朗普也顺手给定了调——美国史上最大的贸易胜利。

我看完这个协议清单,心里两个字——离谱。

公开资料摆在那儿:日本每年对美贸易顺差大约是600亿美元,如果按每年15%的关税算,5500亿美元确实相当于未来91年要交的“税”。换句话说,这不是优惠关税,是预支税收,是日本用现金买了未来的关税空间。可笑的是,还得搭上一堆附赠条款,每一条都不是小数字。

• 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名义上利润90%归日本,但实操里怎么分配,美国人有无数办法让你看不到收益。• 钢铝关税照旧维持在50%,没砍一分钱。• 市场开放条款清单密密麻麻,汽车、卡车、大米、其他农产品,连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都拉上了。• 日本汽车出口关税直接从2.5%跳到15%,利润空间硬生生压缩。• 还签了一份买100架波音飞机的协议。• 美国大米进口增长75%,进口配额同步扩大。• 买农产品清单包括80亿美元的玉米、大豆、化肥、生物乙醇、航空燃料。• 还要买几十亿美元的美制军事装备。

我查了下,这么一套组合拳下去,日本国内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直接预判:日本GDP将因这份协议在一年内下降0.55%。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要知道日本经济增长常年在1%以下,这相当于把半年的努力打水漂。

日本国内是什么反应?没什么反应。岸田政府不太敢提,媒体报得也谨慎。民众更像是接受了“这事反正改不了”的状态。

但换个角度想想,美国为啥在这时候推出这么一份“天价协议”?

特朗普回归选战,贸易议题又是他一贯的主打。他在任内就喜欢打贸易战,动不动加税,动不动单边协议,这回干脆让日本一次性交清未来账目。对内好交代:看,我又给美国人争取到了“就业、投资、市场”。对外也震慑:谁再想讨价还价,先看看日本怎么跪着签的。

而日本呢?在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制造依赖都被美国卡脖子的局面下,说“无牌可打”不夸张。

一个细节是,这份协议里包含了阿拉斯加天然气项目,日本投了资,建成后产权归谁?归美国。这不是一次合作,是“打工换气”。连美国的基础设施项目,都能用别国的钱建,还能让你觉得自己赚到了份额,这才是美国的生意经。

我还注意到日本买的农产品里,专门列了“可持续航空燃料”。什么意思?配合美国环保产业升级,日本的钱成了美国产业转型的催化剂。这已经不是补贴美国产业了,是直接“托底”。

有人说,这只是权宜之计,至少日本换来了“贸易稳定”。但你换来的到底是稳定,还是一个可以随时加码的新枷锁?

我再说个数字,美国这几年赤字高企,财政和通胀问题都没有缓解,拜登政府拼命加息收水的同时,也要稳定制造业就业。这笔5500亿来的时候刚刚好,对内维稳,对外“塑形象”。而日本呢,经济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制造业外溢,再加上这笔开支,怎么看都是雪上加霜。

退一步说,就算日本真的是“忍辱负重”,请问这个“辱”要忍多久?5500亿不是个项目,是个长期绑定。

这不像一个国家之间的自由交易,更像是一场被写好的剧本。演员到了台上,台词都背好了,角色是“友好互利”,实际执行是“单向让渡”。

我有时候想,如果这个协议是中国签的,会是什么反响?但日本签了,全世界竟然都觉得“这事不太值得说”。可不说,不代表它不是现实。现实就摆在这,日本掏钱,美国收好,协议签字,附带条款一条不落。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这真的是“胜利”,为什么只有美国在笑?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