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8 16:47 点击次数:141

2025年8月动力电池数据猛增,企业座次变化明显,市场竞争加

现在说说我对2025年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这事儿的理解。老百姓看新闻肯定就瞅数字,但其实背后门道不少。这年头,新能源车火得很,不管是市区买菜,还是远途自驾,大家都愿意用电车,你看马路上、停车场,一眼望去油车和电车一半一半,大趋势是电越来越多,油越来越少。那电动车最核心的就是动力电池,你没电池,啥都白搭。这次8月的数据真挺扎眼,62.5GWh,比上个月多了11.8%。跟去年一比,甚至多了三分之一。说明啥?行业不光没萎靡,反而在闷头冲,卷起来了。

仔细琢磨,增量主要还是市场本身活跃。夏天大家买车多了,是因为暑假、旅行什么的,车企趁机推新款、打价格战,一下销量上去了,电池跟着走,业绩好看。去年8月还因为淡季、车型切换这些,装车量低,今年直接一波起势,算是给年末的产销目标铺路了。你要是动力电池厂,今年不冲,年底就亏了。

其实看到TOP15企业的座次变化,就知道谁是在看家本领、谁是在拼技术、谁又在打价格战。老大宁德时代还是毫无悬念,26.45GWh装车量,市占又往上涨,国内基本一家独大。啥意思?电车厂找他们买电池就是买放心、省事,规模大,价格又能砍得下来。你要说宁德是“宁王”,那真没吹,车企也怕供货不稳,最后还是要找他们。宁德今年明显动作频频,三元锂和铁锂两条路一起走,高端低端都不丢。比亚迪就厉害在自家造车又自家做电池,刀片铁锂电池用得顺溜,装车量一口气到了13.02GWh,但是和宁德一比还差一截,增长节奏慢了点。比亚迪外卖电池也不是太顺手,反正主要靠自家车吃饭,这外供一道,想抢宁德饭碗没那么简单。

第二梯队才是好看的地方。你看国轩高科,8月装车量一下飙了36.7%,这数据怎么看都是拼了命抢订单。国轩就是那种技术和性价比比较均衡,车厂用着也省心。这种企业一旦遇到市场机会,比如新客户、新车上市,立马能冲一波。再看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这些,他们基本一个月一个样,波动很大——说白了还是市场本身不稳定,要么技术升级了,要么压价抢客户。现在新能源车这么卷,车企换电池供应商也快,一个新型号用的电池一变,装车量立刻见分晓。瑞浦兰钧也挺有意思,装车量小,但市占率环比涨了。企业是小但是增长快,这种公司最容易被车厂看上,下一个黑马可能就是他们。

到了第十一到十五位的企业,市占率就特别小了。你看LG新能源、楚能、因湃、远航锦锂、多氟多这些,每月波动特别大,市占还在往下掉。现在电池市场越来越集中,能进前十真的不容易。头部企业市占率加起来都快85%了,钱都被他们赚走了,后来者要么搞差异化,要么走海外市场,不然被卷死了。

比亚迪环比微降,也挺让人琢磨。大家知道,比亚迪刀片电池是铁锂,抗摔抗穿刺,安全那一块做得好。但车企用新款电池,换型号的时候,老款电池销量一下子就降下去了,这种下滑其实是产品切换的自然结果,未必是企业没劲。外供这块比亚迪也遇到一点阻力,车企都习惯找大供应商,小厂生意难做,大厂也得防止单一客户太看重自己,一旦客户跑路,产能全砸手里不就完了?

这年头电池厂想活下去,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一样不能少。你像国轩高科、瑞浦兰钧这些,就是拼技术,谁能把电池寿命做长、成本做低,谁就能活下来,市场不会白养懒人。动力电池拼的是研发,卷的是价格战,最后靠谁?靠技术,也靠客户渠道。你技术不行,客户转身走;你价格不行,客户照样换供应商。所以行业现在两条路,要么跟头部干,要么打特色,要么走海外。未来谁能坚持下去,还是要靠这两招。

宁德时代今年数据非常亮眼,1-8月直接装车178.16GWh,领先所有对手。为什么宁德牛?他三元锂和铁锂都做,三元锂高端车喜欢,铁锂大众车爱用,客户范围就是广。等下半年特斯拉、新势力、老头乐都铺量,宁德的订单大概率还会猛增。这种双线并举的做法,其实是电池行业的标杆,谁都想学但很难学,规模大了成本又能压得下去。

比亚迪还是靠铁锂为主,你看他一年用的三元锂电池只做了零头,打量全靠自己的刀片电池,安全性够,续航比前几年提升了很多。技术路线上,他其实不跟三元锂死磕,但优点是成本、耐用、安全。市场上认可度高,能进第二,已经很牛。短板在外供,想当行业大供应商,需要提高技术泛用性,但未来也说不好,毕竟自家车量大,国内市场还吃得下。

第三个梯队就看中创新航了,这帮选手,技术走中间路线,成本也能压住。铁锂比例多,主要是瞄准大宗订单,能做配套。装车量29.18GWh,市占有8.05%,比不上老大但很稳,说明客户挺认他的。国轩高科,铁锂是主线,三元锂一点点,但装车量也是飙升,说明市场接单能力很强。第二梯队拼的是速度和灵活性,谁能赶上市场变动,谁能抢到新客户,谁就能蹿出来。

行业趋势也很明显,你看每个月宁德和比亚迪的装车,都是一波波往上涨。尤其宁德,8月装车量直接冲到年内最高,环比涨了14.5%。为什么能涨?高端车型订单释放了。那比亚迪呢,8月也涨不过同比增速慢了,车企对外供有点保留,内部切换新车影响产量。有得看,下半年随着新车上市,市占可能还会变化。

再看第二梯队,每家的表现都挺“花哨”,中创新航稳步上升,国轩高科猛冲一波,亿纬锂能、欣旺达有点原地踏步。蜂巢、瑞浦兰钧也是稳中有升,说明市场还是愿意给新晋小厂一点机会,等谁能搞出新技术,大客户立刻跟上。

你看整个市场格局就两个特点,头部企业稳住“铁王座”,第二梯队抓住窗口期,死磕份额。头部宁德时代、比亚迪一家独大,就是靠技术和规模。第二梯队一下子乒乓球一样你争我抢,谁有突破谁就能上位。比亚迪市占下滑,就是第二梯队吃了一口肉,这种现象未来还会继续。

未来展望也不用偷偷摸摸看,动力电池就是卷规模、卷技术,最后卷品牌。企业要是没技术、没规模、没市场,那就只能被淘汰。头部企业要巩固地位,还得拼创新、拼客户、拼海外。第二梯队靠灵活、靠新技术,抢市场边角料。竞争加剧就是好事,最后受益的是消费者、是电车企业,大家能用上更安全、便宜、耐用的电池。

总之一句话,2025年8月动力电池这场仗,“马太效应”严重,强者越强。头部企业盘踞高位,第二梯队猛冲猛打,未来谁能笑到最后,谁就穿上行业“金腰带”。技术要卷起来,价格要打得漂亮,客户还得养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活得长远。眼下这个趋势,动力电池市场还远远没有到头,行业还有得蹦跶,上游厂商也别高兴太早,卷得厉害你不创新就等着被刷掉。消费者就坐等更好的车,更安全的电池,企业想混日子是不可能的——市场不会给你机会。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