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伙啥老厉害了,才刚交付就瞅着不一般•】——»
你说这个事情
真是让人觉得又震惊又有点儿想笑
美国那帮人,经过了两年的磨叽
终于在前几天收到了第一批“家伙什儿”——LRHW的量产货
你说,咱们中国东风-17搞了六年,才算开了个头
美国这回算是正式迈进了高超音速武器的新时代
反正俺觉得,这事儿真是够热闹的
你想,这个LRHW,原本美国人自己设计,目可不是玩玩儿的
主要就是想跟中国那东风-17比比谁厉害
眼下才刚交付出来,就像是刚生出来的娃娃,虽然还没啥大用
你说,这个装备到底咋回事
«——【•提丰出场,局势一早就不对头•】——»
这事儿
2019年10月,东风-17那战斗机刮目相看相
整个世上都震了个底朝天
那家伙设计得可不是普通的滑翔导弹,追求的是在大气层里像飞鱼一样滑翔,机动得老厉害
你说,反导系统是不是就像个瓷器一样脆
美军一看这架势,心里那叫一个焦急,马上在一年之内就搞了十多个高超音速项目
可是,事情没想象中那么顺畅
到了2021年,咱们的“除LRHW导弹之外的发射设备”已经交到第17野战炮兵旅手里头了
但下边三年,事情就变得很不好搞了
那些高端的空军项目失败的多,像个噩梦一样
就算是用当年“潘兴Ⅱ”那套老技术,也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你说,十多年前就想搞高超音速导弹,结果眼下还在磨叽
影响挺大,国际地位也受到点点的影响
«——【•老装备也能拼出点儿新花样•】——»
这还得说说,咱们美国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欧洲、日本、韩国都纷纷动起来,准备自己搞高超音速武器,甩开美国不说
还想自己玩个“二人转”
这让美国人顿时觉得事儿不妙,干脆就放弃了那些还在试验中的高端项目
把资源都集中在那些“成熟点”的家伙上
结果,LRHW这款“老家伙儿”终于在连续几次发射成功后,到了2024年底
你想想,刚交付的第一批货,价格也不便宜,8100万美元
跟一架全新的F-35A差不多
真是“贵得离谱”,但这也说明了,虽然技术还不算太先进
下边,第二批8个也会在一年内交付
花费不低于7000万美元
等到一共买到超过400枚,平均单价还能降到4100万美元
但这数字看着依然挺吓人的
比起之前“最贵的常规导弹”标准-3,那差远了
不过,俺觉得这个LRHW性能,说实话
用咱山东话说,就是“差不多的货色”
美国人为了降低风险,把它设计成一个带点儿机动能力的版本,借用了“潘兴Ⅱ”的双锥体布局
结果就变成了个“老三样”
那技术,40年前还算挺先进的
眼下就像是用老掉牙的家伙凑合着用
«——【•技术水平若隐若现,威胁还不算大•】——»
你要说,这个LRHW,真正地就像“匕首”那样的地对地增程弹
射程大概在4000多公里
你要把它和“提丰”发射器结合起来,用在菲律宾、澳大利亚那边
毕竟,这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自己规划的第一款中程弹道导弹
灵活性比起洲际弹道导弹要强得多
第一批货还没有全部测试完,交付第一枚不代表它就能马上大面积量产
按美国陆军那边说的,“研发一款新导弹花十年时间”,但LRHW才用了五年,就能搞到这份货
眼下的“提丰”还只搭载“标准-6”和“战斧”,战斗力其实很有限
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战略威慑
咱们国内这几年反导技术突飞猛进,像红旗-19这类装备早就不赖了
对付LRHW这类“入门级”武器,咱们还是有戏的
你看,全球高超音速武器还在起步阶段,像咱们中国也在不断努力,搞点“鹰击-21”这类入门型号,想赶在2030年前后
把反导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
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你追我赶”的时刻
«——【•总结一句,咱们还得看着点儿•】——»
你说这事儿咋说,虽然美国刚刚收到了第一批“家伙什儿”
但还远没有达到他们想象的“老厉害”
目前这个LRHW,技术还算“半瓶醋”,能量不算很大
反导体系也还在逐步完善
咱们这边反导建设,很是红旗-19系列
另外,咱们一向都很清楚,高超音速武器这玩意儿,发展起来没那么快,起码得等到2030年前后
全球反导水平才能迎头赶上
到那时,谁的技术更牛,谁的威慑力更大
这是场没有硝烟的“赛跑”,咱们要盯紧点儿
不能让他们轻易占了便宜
反正,咱们还得看着点儿
不能让“家伙什儿”都人家抢了去
俺感觉,这事儿还得慢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