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这次真的靠谱了!
长久以来,阻碍人形机器人普及的三大顾虑,如今终于得到消除;
其一,是对性能的顾虑。
人形机器人能否投入实际应用,关键在于其性能是否能达到用户的要求,一直以来,人们对性能的担忧,是制约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就在7月26日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纷纷参展,并且不少机器人现场展示了多场景、多任务的“技能表演”,像制作冰淇淋、冲调咖啡、演奏架子鼓、提供导诊咨询、进行照护与陪伴等复杂功能都有呈现。
当然,这也离不开兆威机电、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等配件企业取得的技术突破。
这些功能的展示,基本满足了需求端的应用场景,很有可能会刺激机器人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其二,是对需求的顾虑。
就算性能有所提升,可到底有没有市场需求,又是另一回事,究竟哪些人会需要机器人呢?
而在7月份,人形机器人的大额订单接连敲定。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拿下中国移动的相关采购项目,总金额达到1.24亿;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的机器人项目,总金额将近1亿元。
甚至首家机器人6S店,也于7月28日在深圳市龙岗区正式开业了。
所以,随着订单不断落实,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正持续增加,服务、医疗、工业等领域,对其需求十分迫切。
其三,是对价格的顾虑。
东西再好,价格过高也会影响其普及。比如宇树科技早期推出的两款人形机器人H1和G1,售价分别为65万元和9.9万元,对消费者而言还是不便宜。
而在本次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科技发布了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R1,起售价仅为3.99万,并且具备扫堂腿、打拳、翻跟头、倒立等高超性能。
这让人形机器人的性价比大幅提高,有望加快行业的普及速度。
数据表明,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销量有望超过60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美元。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量是把握行业红利的关键,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零部件环节,市场目光也更多地聚焦在恒立液压、中大力德、汇川技术等行业巨头身上。
不过,在这当中,东睦股份似乎被大家忽略了。
那么,东睦股份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公司的业务并不复杂,其实就是生产配件。但和传统的金属配件不同,东睦股份专注于技术含量更高的金属粉末压铸产品。
具体来说,就是把金属粉末通过压铸等技术加工成相应的产品,这类产品具有更独特的性能。而且这种技术更加绿色环保,产品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通信、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从营收结构来看,东睦股份2024年的核心业务分为三块,粉末冶金业务(P&S)的营收占比高达43.49%,其次是金属注射业务(MIM),占比38.21%,再者是软磁材料业务(SMC),占比17.54%,这三块业务构成了公司的三大利润来源。
同时,行事低调的东睦股份,在这三个细分领域占据了小寡头的地位。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粉末压制成形(P&S)企业,也是我国领先的软磁复合材料(SMC)制造企业,还是我国最大的金属注射成形(MIM)企业之一。
那么,东睦股份更突出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从机器人产业链的成长和盈利角度来看,与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兆威机电等企业相比,东睦股份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依然亮眼。
在成长方面,自2022年以来,东睦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着极高的增速,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2亿,同比大幅增长37.6%。
而兆威机电、拓普集团等企业,在202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
在盈利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个衡量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显示,虽然东睦股份的ROE没有拓普、三花那么高,但却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从2021年的仅0.99%飙升至2024年的14.87%,增长速度着实迅猛。
这样的ROE水平,已经超过了同仁堂、东阿阿胶等行业巨头,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实在难得。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通过ROE的杜邦分析拆解可以发现,在影响东睦股份ROE的三个因素中,近些年权益乘数和总资产周转率几乎没有变化,而净利率却从2022年的4.55%提升到了2024年的9.11%,成为推动公司ROE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毛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东睦股份的净利率能有如此快速的提升,体现出公司在费用管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
那么,东睦股份还能继续保持成长态势吗?
作为特种产品的小寡头,东睦股份的三块业务,恰好满足了目前热门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消费电子、AI终端等领域的需求,每个细分领域的需求都不弱,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其中,有两个领域的表现更为明显;
1、人形机器人领域。
东睦股份在机器人领域有着较深的布局,这一点显然被忽视了。
公司通过宁波东睦广泰持有小象电动22%的股权,而小象电动拥有自主研发的聚能磁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再加上公司的PS减速器齿轮和SMC软磁定子,构建起了从电机技术到材料供应再到量产能力的产业链护城河。
2024年年报显示,东睦股份下属公司成功研发出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液态金属柔轮样件,2024年公司实现轴向磁通电机销售收入154.23万元。
2、折叠屏手机领域。
在折叠屏手机中,铰链是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手机的自由度、精度等,技术壁垒非常高。
其中,MIM工艺完全符合铰链的技术需求,这使得金属注射成型业务(MIM)产品成为消费电子中折叠屏需求加速爆发的受益领域。
数据显示,到2026年全球MIM粉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亿美元,可见这个行业虽然细分,但市场空间并不小。
在这一领域,东睦股份是绝对的寡头,其产品供应给主流手机大厂,公司已配备5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24年东睦股份MIM业务营收达到19.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2.19%,这正是得益于核心客户折叠屏手机的热销。
所以,人形机器人的浪潮已经来临,任何一家相关企业都能在其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只要足够专注,同样能在浪潮中“勇立潮头”!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的买卖建议,股市存在风险,投资需要谨慎。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